一、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 黄文明(副教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

政治立场坚定,为人师表。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倡导发挥专长,深入一线、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践行立德树人,当好引路人。本科教学课堂工作量约320学时/年,教学效果良好;指导学生获批市级和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特等奖1项、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实践大赛三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奖2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5篇。
立足产业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开展以白酒糟为主的地源性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研究工作,近三年获批A1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A1级论文1篇,A2级论文4篇,1篇论文获评“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集成酒糟高效安全利用技术、肉牛节本增效养殖技术等,研发出发酵白酒糟饲料制品2种,并转化生产,向全国畜牧总站提供白酒糟典型应用案例3个,相关技术成果被“学习强国”报道,连续2年获评重庆市优秀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
2. 刘馨月(2021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思想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曾被评为“西南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西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积极支持和参与学院两地办学背景下的深入融合。
学习方面:曾获“加多宝•学子情乡村振兴人才奖学金(新长城助农奖学金)”,第二十二届“侯光炯奖学金”,西南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等;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发表SCI论文2篇,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工作方面: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先后担任班级班长和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办公室执行主任,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被评为“西南大学三好学生”,“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优秀干部”和“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生”。
其他方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区环保、防艾宣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迎新生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
二、西南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范成莉(高级实验师,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坚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目标,矢志培养“六有”新动科人才,师德师风良好。担任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2025年获西南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支部在2021年被评为首批校级党建“双创”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在2023年被授予“西南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坚持立德树人,潜心做好教书育人。作为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猪屠宰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及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生产学》实验主讲教师,认真从事教学工作,并建成动物屠宰虚拟仿真实验(中英双语)平台1个。先后担任2届班主任,2019年、2023年获西南大学优秀本科生班主任。
潜心科研,服务社会。一直从事病原真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近五年获批A2级、B级项目各1项,发表A2级学术论文5篇,获计算机软著权9项,主编教材1部。2022年获重庆市优秀科技特派员,2025年获优秀国家“三区”科技人才。
三、西南大学先进党支部——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该支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对标“七个有力”和校级样板支部要求,把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组织力提升,党支部坚持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制度,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突出和发挥动物科学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学校、学院“新农科”建设、“六有”新动科人才培养,借助科技力量,服务重庆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支部党建工作中,支部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1.聚力推动教育学习,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支部坚持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实现组织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党支部活动的党员参与率稳定在100%,把稳思想之舵,充分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全体党员赴吕玉久纪念馆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全体党员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
2.聚力打造党建服务品牌,结对共建聚合力。支部充分发挥动物科学专业优势、助推学院形成了专业特点鲜明的“‘历历在牧’——畜牧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党建品牌。多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支部成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切实肩负起畜牧人的时代重任。
3.聚力强化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育人实效。支部连续四年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优秀;2024年被评选为学校第二批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书记贺春湘荣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支部学生党员均获奖学金,荣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1项,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1人,重庆市三好学生2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10余人;支部党员获得挑战杯国家一等奖1项、含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奖项共5项、学院“汇光杯”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或参与市、校级大创项目各 3 项;支部成员累计志愿时长达3000小时以上,28次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支教、“返家乡”等活动,并有7人次获评“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揽获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交流大赛一、二、三等奖共 7 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